10月25日,南京卫岗乳业包装检测车间内,一包包刚灌装好的乳品经过生产线源源不断地传送进来,数辆叉车、手推车来回络绎运送货品,数十名身着制服的工人正忙着查看产品,装箱码货。人群中,穿米色制服、戴黑框眼镜的田利民尤为夺目:一双鹰眼紧盯传送线分钟,他就从流水线包样品,查看外包装是否无缺、生产日期标示是否明晰等,检测合格后这一批次产品才可放行并进入商场。
相同的作业地址、作业内容,日均检测10多万份产品,每天作业12小时之后……在很多人看来,包装组的作业一日又一日重复而单调。可便是这样重复单调的作业,田利民一干便是18年。田利民1968年生、1998年入党,现在是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南京加工厂三工段包装组班长。18年来,他从一个不明白乳品包装检测的“外行人”生长为两次提出工序优化计划的“老师傅”,为企业每年节本增效10多万元。问及自己渐渐的提高的动力,53岁的田利民腼腆说道:“我是一名普通劳动者,要爱惜自己的岗位,干一行爱一行;我更是一名党员,要处处做好榜样,干一行专注行。”
2003年,田利民还上任于南京奶业集团部属桥北乳品实业有限公司机械加工岗位,后因企业改制,被双选至南京奶业集团江宁工业园(今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南京加工厂)。田利民回想,到新厂签到当天,其他新人连续被车间工段长选走,只剩他一人“无人问津”。工段长们看他戴着眼镜文质彬彬,都以为他干不了粗活,最终他被分配到三工段包装组。那时的田利民暗下决心,一定要爱惜时机,好好干活。
入职第一天,他跟着老师傅学码货、装箱及转运,忙得团团转。到下班乘公交车回家时,他的两条手臂酸胀无比,针扎似的疼。尽管如此,田利民每天仍旧认真学习,追着老师傅讨教干活的“别别窍”。多半年后,他就被任命为包装组班长。
田利民作业热心更高了。2007年,“有心人”田利民发现,送检样品因检测需求,包装上会符号各种代号,后期即便检测合格这一些产品也无法上市,白白浪费。对此,他主张在样品上张贴可去式标签,待检测合格后,去掉标签即可。这一看似不起眼的主张,为企业每年节约本钱6万多元。2018年,工厂新生产线弗瑞希常温酸奶上线包样品,经半年的检测,田利民发现抽检样品无一呈现一些显着的反常问题。结合长时刻查验测验的数据及商场反应,爱研究的田利民又主张,将抽样时刻延伸至15分钟,一起主张部分检测项合并以削减样品耗费。这一小小调整,为企业每年增效8万元。
凭着以岗为家、刻苦研究的精力,田利民先后取得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评市劳模、省劳模、全国劳模以及市优异员、省优异员称谓。
一名党员便是一面旗号。作业中,田利民不光严格要求自己,还处处发挥党员先进性和演示带头作用,协助班组28名工友把握本职岗位技术要求,精雕细镂,带出一支能拼肯干的部队。
在田利民的带领下,三工段包装组党性强、作业实,特别能战役。9月30日,工厂暂时接到增量订单,低温生产线包装检测班组忙不过来,请田利民予以支撑,他二话不说答应下来,工友张同国也自动报名帮助。两人忙完本岗位10多个小时作业后,又转战他组,连轴转了24个小时,直至次日上午8点才下生产线。“回到家我会想打打盹。但一到车间,又马上精力抖擞,浑身是劲!”田利民笑着说。